很多企业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后,就会进入状态良好的成熟阶段,就是方向确定,路径连续,但是不好的消息是时间越来越短了,这就是恒常的阶段。一条直线,大多数企业面临新的方向的选择,进入到左下角这个象限。
如果方向的不确定性高,路径不连续性低。则进入图中左上角象限,这是无常阶段。
即便你有很多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但方向选择依然非常关键。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复杂这样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人生:
童年时期,小孩子不确定性高,不连续性也高。
青年时期,不确定性高,不连续性低。
再到中年,方向不确定性低,不连续性高,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人到老年,就像一条直线,方向确定,路径也连续。
基于这样一个框架,我们也可以理解企业:
创业阶段,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双高;
成长阶段,方向确定,但能不能过去,就要看自己是不是足够努力,这也许要天分,也许要坚持;
成熟阶段,是一个计划经济或者是一个计划战略;
转型阶段,持续选择方向。
以华为为例:
华为在找方向在找路径时,国内小灵通的普及,甚至占了主导地位,导致华为做CBMA只能走出去,于是提出了一个“二十年后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这是一个愿景式战略。
但10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于是开始进行更多的开放性创新,或是竞合战略。总部制定计划,然后和全世界友商协同发展,这是计划阶段。
随后,华为也遇到了金融危机之后的需求下降,但它“云管端一体化”战略的推出,很大程度上是由下往上涌现的。
三、如何理解战略?
共演战略框架也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企业战略。世界越是复杂,我们越是需要简单的战略,越要从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开始。
如何理解战略呢?
所谓战略,就是格局×视野;所谓格局,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系统性;所谓视野,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动态性。
我将其总结成几句话,叫做“见终局、揽全局、知时局、应变局”。简单来讲,就是从格局和视野方面来进行区分,我们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大局,既要能够看到现在,又要能够看到未来,这对企业家有非常高的要求。
以阿里巴巴制定战略的四个步骤为例,基本上是这样的:终局、布局、定位和策略,其实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行动。
见终局才能有方向,揽全局才能更好地布局,知时局才能更好地定位。所谓知时局,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所谓应变局就是企业应对未来的变化。
这跟我们讲的战略等于空间和时间,或者是格局乘视野,从我的角度我更愿意叫它系统性×动态性。
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要兼顾全局,还要看到企业动态发展,不光看过去还要看到未来。我将其浓缩为一个理论框架——共演战略。
所谓共就是共同,是系统性,是空间,是格局;演就是演化,是动态性,是时间,是视野。
所以说整个体系下来就是两个字——共演。
四、企业健康发展的六大基本
战略问题和战略四要素
1.企业健康发展的六大基本战略问题
战略体现在企业上面,主要有六个基本方面,也是一个企业必须回答的六个问题: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过程How,结果What。
德鲁克先生讲过:
第一,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顾客。
企业的事业是什么,不应该由生产者决定,而应该由企业的名称或章程来决定,应该由顾客,用需求来决定,这就是企业存在的因,即Why,是用户。
第二,在《管理的实践》里,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管理企业,然后管理管理者,最后是管理员工和工作。
所以说员工和工作构成企业的组织,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的能力之源就是组织,即Who。
第三,因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所以企业具有营销和创新两个基本职能。
两者的客体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即What,是企业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