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至27日,“创新有未来”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西华大学举行。本次创新大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主办,共青团成都市委、西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0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携带200件作品参加比赛。四川大学代表队夺得智能算法竞赛单元的冠军,荣获大赛一等奖。
本届竞赛单元涉及智能医疗、智能算法、人型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仿生等10个竞赛单元,涵盖人工智能多个热门研究领域。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涵盖了无人化工厂安防系统、医疗大数据处理、机器人双瞳应用等多个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
四川大学参赛团队由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同学组成,在电气信息学院佃松宜老师的带领下,代表队参加了智能算法、智能文化和智能新闻写作等3个竞赛单元的比赛,最终以优异成绩从智能算法项目组脱颖而出,斩获头名。
在智能算法的轮式分项赛中,参赛团队采用超声波进行定位,通过运算车轮反馈给主板的速度值来规避障碍并利用PID调节方法,对小车的行进轨迹进行精确控制规划出最短路径抵达终点。四川大学代表队最终以13.7秒的成绩夺得冠军,是全部参赛队伍中唯一在20秒内完成比赛的队伍。在智能文化比赛单元,队员们使用LTSM(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给机器人设置唐宋时期数万首诗歌的学习训练容量,中变传世,实现机器人的二次创作。机器人展示内容包括智能诗词教育,智能生活助理,智能娱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功能,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聊天,讲笑话和查询天气。队员们通过不断检测机器人NAO的左右声呐探测值来推测障碍物的方位,判断机器人是否顺利通过障碍,就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对机器人行走路径进行修正。
近年来,我校团委高度重视机器人相关竞赛,积极发掘和培养对机器人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跨学科、年级、学历层次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通过邀请专业指导老师进行日常指导和给予专项经费进行孵化培训。依托多项全国性高水平机器人竞赛,经过数年的发展,我校机器人学生团队不断成长、进步,迸发出高度的热情,暑假都留在学校训练和备赛,充分展现了川大学子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