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既承担了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重要任务,又承担沈荡镇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责。近年来,医院在发展精神科的同时,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儿科、五官科等门诊科室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基本满足本地老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特别在基层慢性病、常见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能力。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便百姓就医的新型模式。今年5月,海盐县中医院医共体正式揭牌成立,该医共体以海盐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包括沈荡在内的四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医共体成员单位。自县中医院医共体成立以来,县中医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为沈荡等四家分院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尤其是每周派出专家团队,定期到分院开展坐诊、查房、带教等工作,此举不仅为老百姓看病提供了便捷渠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享受到更公平、更多样、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还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为分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增加了医院的自我“造血”功能。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省城专家,比在大医院看病方便多啦!”这是很多老百姓共同的心声。自加入县中医院医共体以来,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雄不定期来到沈荡分院坐诊,为辖区内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并开展查房、坐诊带教工作。得益于县域医共体建设,不仅为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提升了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使优质健康服务离沈荡百姓更近了。
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近年来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从优化就医环境、深化惠民改革两方面发力,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增强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在惠民改革方面,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通过控制医疗费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惠及民生的举措,使得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为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近年来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积极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比如,每天挂号室提早15分钟上班;病区试行弹性工作制,冬令时间早晨提早15分钟;增设“银医通”自助机、自动售货机、开水房、集中饭菜加热区、输液室新设无线网络;更新并增加候诊椅、输液椅、陪客椅、病床等设施。
做实做细公共卫生服务
促使百姓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坚持公共卫生工作与基本医疗工作并重,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保质保量完成14大类55项工作任务,多次市级、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成绩斐然。
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提质增效,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成立了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督促考核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督促考核小组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公共卫生各条线业务骨干为考核组成员,具体负责日常的督导考核工作,明确督导考核责任,做到每项工作“谁督促、谁考核、谁负责”,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同时,在考核办法优化上,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如对每位社区医生管理的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知晓率、满意度等进行逐项电话核实,确保考核“标尺”更具丈量性,促使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考核“指挥棒”所指引的方向走。
日常的督查工作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点。近年来,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非常重视日常工作的督导检查,切实做到“盯”和“督”,确保每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整改。如对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从体检通知开始就进行督查,查通知方式、通知告知是否到位,体检过程中查体检服务态度、体检质量等,体检报告发放后查体检报告是否发放到位、是否对体检结果进行解读,异常的体检结果有无告知复查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居民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强督促、严考核、抓落实……近几年,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做实做细,真正实现了便民、惠民、利民。如县康宁医院(沈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了现有医务人员对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盖,且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健康管理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医疗健康服务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